×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最近国际研究发现,人类肠道细菌中的一些“休眠”噬菌体可以通过刺激肠道细胞代谢物而被“唤醒”。这一发现可能为利用噬菌体重建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健康、开发微生物疗法治疗肠道疾病提供新思路。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其中一些可以引起宿主细菌裂解,这就是它们被称为噬菌体的原因。由于它们必须生活在活细菌中,因此通常发现于微生物群落丰富的区域,例如肠道。尽管噬菌体的多样性在人类肠道中高度丰富,但由于紫胶的存在,人们对噬菌体与人类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k 个可培养分离株用于实验验证。在这项研究中,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澳大利亚微生物培养库中收集了从人类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252株细菌,在实验室中使用专门的无氧厌氧室进行大规模培养,并在10种不同的化合物、食物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噬菌体在自然界中保持休眠状态,只有少数在实验条件下被激活。然而,当这些噬菌体暴露于人类肠道细胞产生的化合物时,激活率显着增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表明,人体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环境,而是主动影响病毒的行为,并在塑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中发挥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还发现病毒基因的突变可以阻止病毒激活并导致一些肠道噬菌体永久失活。这一发现可以为未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来改善健康的治疗策略提供信息。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对炎症性肠病、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影响。他们表示,这将为生物治疗药物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平台。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点评人:王云海)
血凝胶纤维机器人:脑麻醉药“快递专家”
颅内脑肿瘤,特别是位于大脑深部或大脑重要功能区附近的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为了验证血凝胶纤维机器人在颅内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采用18只小型猪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未来,团队将进一步重点优化血凝胶纤维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控制精度……
【细节】
有机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新纪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串联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气体。据权威认证,1平方厘米有效面积内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4%,创下同类器件的世界纪录。为此,研究团队首先将高性能有机子电池与钙钛矿电池顶层堆叠在一起,然后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互连层将它们有机粘合。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有机钙钛矿电池的记录,而且……
【细节】
推出低温下精确控制量子位的芯片
量子计算机要大规模应用于实践,关键是如何稳定、精确地控制大量量子比特。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硅芯片,可以在毫开尔文温度下控制自旋量子位。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系统设计得当,量子位与晶体管芯片共存不到一毫米时,其量子态几乎不会改变。研究人员认为,这个低温电子平台不仅有助于量子计算,而且……
【细节】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admin@sanhuan-china.com

相关文章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28,下跌10个基点。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会展经济促进澳门核心产业合理多元化发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第22届农展场馆销售额突破亿元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新研究:从多种植物中提取新的抗炎和抗衰老化合物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山东燕店:从无到有,走向世界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